近年來,隨著中國GDP的持續穩健的增長,中國調味品行業也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餐飲業的繁榮而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目前中國調味品行業正值大變革、大發展的階段,經濟環境的變化與調味品市場的變化和行業未來的發展態勢關系緊密。調味品作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消費需求較為剛性,由于調味品的消費占家庭消費的比例較小,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調味品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
西南證券行業分析師李晟指出:中國調味品市場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行業一直保持著20%以上的市場增長率,目前全國調味品行業總產量已超過1500萬噸。調味品行業向大品牌集中的趨勢明顯,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調味品生產企業紛紛投資進行技術改造,調味品產品的技術含量日益增強,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外資對國內調味品市場的滲透力度加大,但由于我國調味品消費的區域性特色明顯,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國內名優品牌仍將占據主導地位。
進入21世紀,中國人的消費水平逐步提升,視頻口味也從"有味"向"好味"發展。調味品也表現出中高檔化方向發展的趨勢。隨著消費者對調味品購買能力增強,產品發展日益趨向中高檔化,意味著局面消費水平進入高品質高要求的生活階段。
除此之外,李晟指出我國調味品行業還存在如下問題:
地方品牌泛濫造成區域市場格局:受地方風俗和個人口味喜好的差異性影響,調味業主要以地方品牌居多,雖然一些企業已逐步發展為大區域性品牌,但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性品牌并不多。目前,國內調味品廠家主要集中在上海、廣東、山東、北京、山西、四川等省市。從品牌結構來看,能在全國市場叫響的品牌比例不足1%,這與產品的風味特色、品牌號召力、地方差異性都緊密相關,也與調味品企業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行為,不重視現代營銷體系的建設有直接聯系。因而,"長期局部作戰,市場范圍不廣,品牌知名度低"是調味品行業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
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調味品企業大多是沿襲傳統釀造工藝和手工作坊式生產發展起來的,普遍存在生產設備陳舊、產品科技含量低、企業員工素質差及管理觀念落后等現象。目前,在同類產品中,整個行業內各企業工藝特點不明顯、生產技術偏低、產品同質化現象突出。即使是老字號,與新品牌之間差異也不大,這樣就造成市場供需矛盾加劇,企業間惡意競爭愈演愈烈。
上游漲價導致下游局勢動蕩:過去調味品市場渠道建設,主要集中在批發流通渠道,依靠各地的副食品批發市場,偏重于批發流通。而今的市場,更突出全產業鏈渠道體系建設,從批發到零售等各個渠道組成立體渠道。下游行業快速發展,帶動調味品行業發展;同時,受原材料上漲影響,調味品企業只能順應漲價風潮。相應的下游行業便傾向于購買低價低質調味品制造成品,而終端消費者卻又不買賬,從而形成不良市場,而不良市場又反作用于調味品行業,影響其發展。